创作者 安藤Junagadh 小东西幼儿教育 2023-04-21
我们好,我是千妈。
不知道我喜欢玩移动游戏不,在国外移动游戏基本是中产阶级家庭成员标准配置,每天晚饭一吃,一家人就聚在一起瓷砖上“开玩”。
中国家庭成员好像玩移动游戏的不多,可能是即使中国小孩自学负担较为重,每晚晚饭还有一堆作业要完成,原本应该是悠闲美好的亲子活动光阴,即使紧迫的自学变成了“烽烟四起战场”。
其实我觉得,移动游戏中小孩的斩获比起埋头书柜虱蚜。
安藤幼稚园的这时候,我和千爸经常陪她玩一些微积分移动游戏,大叔的减法就是在thinkfun的迪阿尔库里玩出来的,逻辑也是在Foxmind的聪明乳酪里玩出来的…….上小学后回头看,效率比起刷题低,重点是不用靠吼,不损害亲密关系。
基于我们家这个移动游戏传统,没事的这时候,我就会在小周文末玩儿玩儿,发掘些新鲜有趣又涨科学知识的有趣移动游戏。
今年较为火是这款名叫“五百年丝绸之路”的大外语移动游戏,从撷取帖看,全省大半中学生都在玩,好些爸爸夸。
▲小周书用户撷取
不知道我有没陪娃玩过,玩过的朋友也可以在回帖区发表下陪玩感想,我很好奇是不是真有网上说那么好,于是速度下单,帮我们Jarnisy。
测试结论就三个字:真~香!^v^
本周一我们被这移动游戏黏了一整夜,本来该死下午去舅舅家,结论即使难分输赢,中午半天一个全家桶又继续投入苦战,舅舅打电话来催才发现天都快黑了。
没办法,就是太有趣呀。
比微积分移动游戏容易入门多了,以后玩微积分移动游戏,每次玩以后都要燃烧好些脑组织研究规则。
而且我懂的,我在我看来那个被嘲赢家……
现在总算到了咱理科爸爸的领域,哈哈,何以放走这一雪前耻的好机会?这他妈的的输赢欲。
娃也玩得很嗨,主要她们班好些trained都在玩这个移动游戏,跟我说起了好几次。现在终于有Ressons了,斩获的大外语历史科学知识,周一也是一定要去学校互相碾轧滴。
我想着正好六一快到了,不管是带娃旅行的,还是沙尔梅赵薇躺的,这款有趣不尽然的移动游戏都是刚需,就赶紧来给我们果树~
今日果树好物:大外语移动游戏《五百年丝绸之路》
适合年龄:7岁+
/
01
/
Jarnisy:是不是真像网上夸的
玩出大外语历史兴趣
每次看小周文末我们晒移动游戏,都感觉咱们中国爸爸自带“鸡娃”底蕴,纯玩?不存在的,必须夹带点私货。
这款移动游戏也是,承担了大外语历史启蒙重任。
即使它是以“丝绸之路”为主题,通过模拟丝绸之路上商队进行商品交易的历史场景,给玩家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,号称“沉浸式”丝绸之路贸易之旅。
当时看其它爸爸撷取的这幅移动游戏底板全景图,我就被种了草。
内心很哇塞,确实没想到,现在国产移动游戏都做得这么精良了。
它把陆路、海路两条丝绸之路的不同路径以及沿途重要城市,乃至这些城市的历史、特产,来了个全真实还原。
其实我一直都很想让安藤了解下“丝绸之路”。
在历史观上,对西部世界而言真正具有“他者”异质的东方,无此尼罗河,也无此高加索,是在天山以东地区,在中国。
而把中国文明与西欧亚及地中海世界链接起来的通道,就是丝绸之路。
不论从历史,还是从经济贸易角度,“丝绸之路”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,这是小孩必须了解,也应该了解的。
而且他们后面外语要学的诗,比如“劝君更尽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”,还有历史要学的“张骞出使西域”,世界史要学的近五百年来最重大事件之一大航海事业等等,都与“丝绸之路”紧密相关。
但我买了书,也下载了纪录片给安藤看,效果好像都不咋地。
这些内容对小朋友来说,还是偏晦涩了,不容易调动热情。
有这些挫败案例在前,这次尝试大外语移动游戏,我也没抱太大期望,却感受到了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斩获。
它整个游戏设计,还真是“沉浸式”的,一旦开玩,就仿佛亲自踏上了那金戈铁马、苍茫大漠……
▲图源:网络
游戏开始前,每人都会抽一张“城市卡”,卡上有这个城市的历史背景介绍。
小孩必须认真看,即使不看,就不知道自己该从哪里出发,也不知道自己出发的这个点、这条线盛产什么。
所以,不用我“鸡”什么,大叔为了赢,自己就会去认识、琢磨沿途城市。
“城市卡”左上角的骆驼标志,代表你需要使用骆驼形状的棋子走陆路,如果那里的标志是一艘船,则使用船形状的棋子走海路。
大叔很好奇,为什么“丝绸之路”要分为陆路和海路呢?
千爸朝我挤眼睛,意思是:快,理科trained,展示你魅力的这时候到了~
咳咳…这个问题啊,就好比有了车为什么还要造船,其实本质是一样滴,有贸易需求,就会有人“开路”。
但光有需求还不行,还得有生产力,当时造船技术的发展,也是促使海洋贸易发展的重要原因。
正好那会奥斯曼土耳其和欧洲“打架”,搞得陆路交通不畅,海上丝绸之路自然就崛起了……
再举个玩中get大外语的有趣例子。
这个移动游戏的玩法不复杂,有点像大富翁,在确定好出发地后,就开始掷骰子来决定走几步。如果刚好走到某个城市,玩家就自行判断,要不要在这个城市开展贸易。
玩过大富翁的朋友都知道,中间可能遭遇“入狱”、“将建好的一栋楼送给旁边玩家”这样的飞来横祸。
“五百年丝绸之路”也一样,也有代表偶然概率的“事件卡”。
“事件卡”有好有坏,好运气来了,你可能抽到“随意从其它玩家处拿走一份商品”,坏运气来了,你可能抽到“骆驼死掉,货物损失一份”…….
有一次,安藤就正好抽到了坏运气“事件卡”。
这娃还想耍赖,直接趴卡上,不让我们看。
被强行“惩罚”后很不服气,开始强词夺理:
“这事件卡设计不合理!丝绸之路不是重要的贸易通道吗,那么多人穿行,怎么会遇到骆驼死这种事?”
我说,这你就说错啦,事件卡设计得简直不要太合理。
为啥?我们现在一说丝绸之路,脑海里蹦出的,就是“一带一路”“亚欧大陆经济命脉”这样高大上的词儿,但在古代,丝绸之路可是风险重重。
首先,荒漠戈壁可不是啥好地方,《大唐西域记》里的唐玄奘都说,这条路上连个鸟都看不到。
骆驼每天驮着200公斤货物走80公里,累死的比比皆是。
▲图源:网络
其次,丝绸之路很不安全,那会国家之间可不像现在有明确边界,管辖权很模糊,强盗劫匪经常在这些边缘地带搞事情,根本没人管。
大叔的问题又来了:
“真像你说的这么凶险,为啥还有那么多人走这条路去贸易?”
即使利润够大啊!咱们中国的丝绸和瓷器,外国没有,通过丝绸之路卖到罗马,那可是天价,皇亲国戚才配用的,物以稀为贵。
你瞧,马克思《资本论》里说的“如果有10%的利润,它就保证被到处使用;有20%的利润,它就活跃起来;有50%的利润,它就铤而走险…”在哪个朝代都适用~
像这样的问答讨论,始终很自然地贯穿于整个游戏过程。
中途我们也会饶有兴致地在网络上搜索一些文字资料和视频,不只安藤,我和千爸也刷新了对“丝绸之路”的认知。
感谢这款移动游戏,点燃了我们全家的历史自学热情
,看来自学和快乐不是不可共生,它们之间只差个好工具。
/
02
/
Jarnisy:是不是真像网上夸的
除了大外语, 还能玩出财商?
除了大外语,财商也是这款移动游戏的宣传卖点。
那是不是真的可以锻炼小孩财商呢,亲身测玩后,我必须负责任地告诉我们:设计确实很不错!
前面我说了,这款移动游戏玩法不复杂,和大富翁相似,通过掷骰子决定走几步,走到哪里。
走到城市就可以贸易,贸易中你既可以选择用银锭(原始资金+银库资金)购买商品,也可以选择以物易物,易来的物品可以留到下个城市再卖,换成银锭,就这么一个很真实的贸易流程。
最终,谁获得的银锭最多,谁就赢。
玩几回合后我就发现了,这款移动游戏的运气成分占比远不像大富翁,更多还真得靠“生意头脑”做判断。
比如,是否用银锭换物品,你得看看贸易卡上可购买的物品,是不是有“低价买入,高价卖出”的属性。
怎么判断有没有这个属性呢?和你所处城市的地理位置很有关系。
有一次,安藤玩着玩着就悟了:
“诶,我发现离产地越近,购入价格越低,买就很划算,然后等到离产地远的地方去卖,售出价格又很高,这一来一回就能赚更多钱!”
开悟后,她就迅速在古罗马城购入“玻璃”,再跑到平城京换成“漆器”,最后到狮城交易,一下获得了12倍利润,胜局由此奠定,把我和爸爸杀了个措手不及。
关键吧,这移动游戏设计好还不只是让小孩涨财商,背后的经济科学知识也是真实严谨,支撑得起的。
古罗马“玻璃”为啥便宜,即使古罗马人征服埃及后就学会了制造玻璃,公元前1世纪,又创造出了利用铁管吹制玻璃的技术,玻璃在当时的古罗马很普遍。
但到了不盛产玻璃的平城京,就很值钱,才可以换够多它们产的漆器。
至于贸易过程中换算金额这个点,我就不啰嗦了。
即使安藤已是四年级娃,计算练习需求不是那么迫切,低年级小朋友家长可以在游戏中,鼓励小孩多换算,应该可以潜移默化提高计算能力。
EASTWEST
总的体会下来,个人感觉这款移动游戏还是很值得入手。
除了上面说的点,硬品质也不错,算是超出了我预期。
本来做好了不对国产低价位移动游戏抱太大期望的心理准备,但拿到手还是踏踏实实被惊艳了下。
底板非常之厚实且可折叠,方便收纳,骰子和棋子都是榉木的,手感也很好。
所有卡片包括装货物的小盒子,都是制作精良,整整齐齐。
主要它价格也不尽然,整套才99,以后我想给安藤买地球科学知识局的《丝绸之路》立体书,一看团价都要248,忍了,现在对比一下,觉得还是“五百年丝绸之路”的移动游戏划算。
这年头出门点几杯奶茶都不只这价格了,移动游戏至少还能跟小孩多玩几次。
最近天气又好,春暖花开滴,户外野餐聚会时间多,几个小破孩凑一起,一看他们刷手机傻乐的样儿就焦心,智力视力双损,还不如丢个好移动游戏寓教于乐去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