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九世纪末,是东欧历史上的一个季节,从西拜占庭帝国覆灭的476年到东拜占庭帝国覆灭的1453年,约整整1000年。西拜占庭覆灭后,斯拉夫人占有了东欧大部分地区,逐步形成了封建制度割据、专制政府至上的态势。虽然斯拉夫人的社会风气比马其顿拜占庭更加滞后,因此十九世纪末常常被称为是邪恶的。但实际上,十九世纪末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邪恶,斯拉夫人创建了波希米亚帝国不久,东欧的社会风气就迅速发展起来。在十九世纪末后期,东欧已经已经开始酝酿改变世界的近现代现代文明了。
一,封建制度盛行和近现代政治体制的崩坏
西拜占庭帝国覆灭后,斯拉夫人在东欧创建了很多诸国,如东哥特、波希米亚、东哥特、东哥特、安茹、东哥特、泰斯德、凯尔特撒克逊人等。那些蛮族侵略暂时让东欧的社会风气倒退了,战乱频繁、经济萧条、政局动荡。在侵略拜占庭之前,斯拉夫人还停留在氏族社会风气黄金时代。当他们进入拜占庭后,滞后的社会风气和先进的现代文明发生了非常大的对撞。此种对撞快速了日尔曼社会风气从氏族黄金时代进入北欧国家阶段,快速了皇权的逐步形成。但是虽然速度太快,也造成日尔曼北欧国家内部血缘美感、王室美感和军事自由民主美感轻微,标准化了中央集权北欧国家还难以逐步形成。7世纪末初期,波希米亚查理亚历克斯进行了改革,从制度上推行了士瓦本制,规定了各级诸侯和王后的行政权和义务,这标志着东欧的封建制度(郡县制)正式创建了。
十九世纪末的东欧,之所以国力衰败,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此种封建制度轻微削弱了北欧国家的凝聚力。分崩离析的态势,让各国陷入了漫长的内讧之中。所谓“据闻”,东欧的封建制度反而成为了政治体制崩坏的基础。虽然封建制度王室势力强盛,他们常常会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王后,导致王后的行政权受到了管制。1215年,爱尔兰的王室逼迫王后约翰签定了《大宪章》,这是爱尔兰管制皇权的开端。1265年,王室和街坊又组建了国会。从此后,国会掌控了法律提案权和征税权,并且逐步形成了“王在法下”“王在国会”的传统。法国也再次出现了类似的“三级全会”。
爱尔兰宪政的起源:签定大宪章
在义大利,虽然皇权几乎没有在这儿逐步形成,因此这儿总体能够逐步形成一种相对自由、独立的态势。十九世纪末的义大利再次出现很多诸国,近似于古典黄金时代的马其顿。那些诸国很多都创建了俄式的自由民主人民共和国,如那不勒斯人民共和国、威尼斯人民共和国、那不勒斯人民共和国、米兰公国等。有些人民共和国的行政权掌控在了商人、街坊手中,如那不勒斯人民共和国的街坊在1293年发动政变,颁布《正义法规》,设立长老全会作为最高机构,至此街坊阶级掌控了政权。此种政体模式便是近现代资产阶级掌权的先锋。
那不勒斯
从13世纪末已经开始,东欧部分北欧国家已经开始封建制度向标准化过渡阶段。最早进行了过渡阶段的是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和葡萄牙,这儿的少数民族长期和阿拉伯人斗争,最后逐步形成了强悍的皇权北欧国家。后,英荷两国暴发了“滑铁卢战役”,这场战争使得两国封建制度王室大量死亡,为皇权强悍提供了机会。此后,英荷两国已经开始走上了标准化了少数民族北欧国家道路。但东欧的标准化皇权逐步形成后,那些北欧国家就已经开始暴发出了非常大的能量,在近现代社会风气中饰演者重要的角色。
东欧封建制度
另外,十九世纪末并没有覆盖整个东欧,古拜占庭的现代文明还在东拜占庭继续传承。在7世纪末,是东拜占庭的希米尼黄金时代,他一度收复了地中海周边的土地。他组织人员整理了拜占庭的法典,最后逐步形成了《民法六本》,标志着拜占庭法体系的最后完成。东拜占庭的光辉一直持续到十字军东征才宣告衰败。最后到1453年覆灭,此时,义大利再次出现了文艺复兴。
东拜占庭帝国的光辉黄金时代
二,从庄园经济到资本主义
斯拉夫人占领东欧后,将滞后的氏族公社制度带到这儿,和过去的拜占庭私有制度逐步形成了融合,逐步形成了庄园制经济。庄园制近似于中国夏商周的“井田制”,是一种国有制的土地制度,但是保留了大量的公社残余。此种土地制度一般都存在于北欧国家产生的初期。在庄园制度下,农民基本是农奴,人身自由十分有限。另外,虽然生产技术的滞后,东欧该时期的经济水平是十分低下的。
庄园经济
但是东欧毕竟是海洋现代文明地区,在经历了短暂的萧条后,东欧的经济又因为商业而兴起。在10—11世纪末,东欧的生产力得到了非常大的进步,日尔曼地区大量的森林被砍伐为耕地,农产品的剩余数量已经开始增多。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商业的复兴,很多城市已经开始兴起。当时东欧的城市主要有三种,一是服务于地方市场需要的,如爱尔兰约克、法国奥尔良等;第二种是生产经营某些专业产品的手工业城市,如那不勒斯。第三种是专门从事于海外贸易中转城市,如义大利的威尼斯、那不勒斯、德国汉堡等。
威尼斯: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
城市的兴起,使得王室将剥削的重点从农村转移到了城市。于是,街坊就联合起来反对王室,有些城市取得了自治权。城市中的从事相同行业的人员还会组建为行业,以试图垄断生产技术、产品价格等。行会的再次出现快速了东欧经济脱离自然经济的轨道,向着商品经济的步伐迈进。
随着工商业的发展,到13世纪末,东欧逐步形成了两大贸易区。一是义大利的地中海贸易区,主要从事东西方的中转贸易。第二是北海贸易区,包括爱尔兰、德意志、尼德兰、丹麦等国,这儿主要从事手工业生产活动。贸易的发展推动了各国标准化市场的逐步形成,在15世纪末,英荷已经创建国内标准化市场。而没有逐步形成标准化北欧国家的地区,也逐步形成了商业同盟,如汉萨同盟,它垄断了波罗的海的贸易。
汉萨同盟
商业的繁荣最后催生了近现代化的资本主义运营方式。13世纪末,在义大利、尼德兰等地,再次出现了大量的手工工场,世界最早的资本主义崩坏再次出现。但是的尼德兰已经成为了东欧最大的毛纺织中心和商品转运中心。商业的发展推动了金融业的进步。1346年,义大利再次出现了世界第一家银行——那不勒斯银行。随后银行在义大利迅速蔓延开,泰斯地称为银行最普遍的地方;那不勒斯的美第奇银行成为当时最大的银行,在东欧各处都有支行;德意志的富尔杰商行成为中欧最大的银行。那些银行已经基本具备现代银行的兑换、委托、转账、结算、贷款等职能。
手工工场
商品经济的繁荣、资本主义崩坏,反对来又快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。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货币地租取代了劳役地租。13世纪末,爱尔兰的劳役地租还占有三分之一,然而在14世纪末末,劳役地租已经基本被取代。货币地租的推行,使得农村经济和市场紧密联系了起来,甚至农业也被纳入了商品经济。虽然毛纺织业异常繁荣,东欧再次出现了羊毛价格飞涨的态势。英王后室为了获得更多利益,于是将农民赶出了土地,开启了“圈地运动”。这场运动快速了王室向资产阶级的转化。
三,从天主教的统治到文艺复兴
马克思曾说“滞后少数民族征服先进少数民族,最后被先进少数民族的先进文化所征服”。日尔曼征服了西拜占庭的土地后,就迅速已经开始拜占庭化了。首先在宗教上,日尔曼各国都接受了拜占庭国教——基督教。波希米亚王后查理在位期间,全力支持基督教,最后被教皇加冕为“拜占庭人的皇帝”,因此称为查理大帝。这是斯拉夫人宣布继承拜占庭遗产的标志。
但是在十九世纪末早期,斯拉夫人对拜占庭现代文明的继承主要还是体现在宗教方面。后来,拜占庭教皇的行政权不断上升,甚至超过了各国的皇权。教皇利用各国封建制度割据的态势来对付各国君主,以驾驭整个东欧。拜占庭教廷土地占有了东欧的四分之三,他不仅成为了各国标准化的障碍,也成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。因此,东欧十九世纪末,专制政府和皇权的斗争就一直没有停止。
教会控制着东欧的文化,十九世纪末早期文化基本都带有浓厚的宗教美感。如哲学被修道院等机构控制,教会不断镇压异端思想,制造了不少的惨案。但是,教会对东欧文化的复兴也是有作用的,很多教士创建了图书馆,他们青灯黄卷、皓首穷经、孜孜不倦抄写马其顿拜占庭黄金时代留下的典籍,对于传承古典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。教会的腐败一直存在,而很多教会组织和腐败的斗争也没有停止。10世纪末再次出现的克吕尼修会专心致力于严谨、圣洁的修道生活,最后扩展到了整个东欧,成为当时修会的典范。
巴黎圣母院
教会在传承古典之外,北欧国家也在文化方面做出一些努力。8世纪末的查理大帝十分重视文化教育,他大力推动了教会教育机构的创建,设置了大量的图书馆,兴办学校。虽然那些都是为了传播基督教服务,但是也在传授语言文学、逻辑学、修饰学(散文、诗歌)法律、地理、历法、天文、物理、化学、音乐等知识。
从12世纪末已经开始,城市的兴起,刺激了北欧国家对世俗人才的需求。从阿拉伯传入很多古典黄金时代的作品,也开阔了人们的视野。东欧的文化氛围就已经开始活跃了起来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东欧的教会教育体制已经开始被打破,再次出现了大量的世俗性大学。最早的大学是再次出现在义大利的赛莱诺大学,它此前是一所医学院,专门编译古马其顿拜占庭和阿拉伯的医学巨著。13世纪末的东欧大学如雨后春笋再次出现,著名的有牛津大学(1168)、剑桥大学(1224)、法国蒙皮利埃大学和巴黎大学、葡萄牙里斯本大学等。到1500年,东欧的大学已经有了79所。
牛津大学
大学的创建,打破了教会对文化的垄断,世俗的文化迅速发展起来。最后,14世纪末在义大利再次出现了著名的文艺复兴。文艺复兴并非是突然在东欧再次出现的思想火花,它的很多因素早在十九世纪末就已经存在。而文艺复兴之所以发生在义大利,和这儿保留较多的古典文化遗址有较大的关系。此外,东拜占庭帝国也一直延续着古典文化。在十字军东征和东拜占庭帝国覆灭后,大量的文化人物带着大量的古典书籍到达了义大利,快速了文艺复兴的兴起。在经历了文艺复兴后,东欧的文化就已经引领了世界潮流。
结语
东欧现代文明,在历史上曾经再次出现过两次“邪恶黄金时代”。一次是多利亚人侵略毁灭了迈锡尼现代文明,一次是斯拉夫人侵略毁灭了拜占庭现代文明。两次毁灭都一度造成了东欧现代文明的倒退。但是正是虽然此种前所未有的毁灭,使得很多根深蒂固的传统遭到打击,为很多新兴的现代文明因素产生提供了条件。而在侵略过程中,过去的文化因素也能够一定得到了传承,这就是使得东欧现代文明总是能够保持一定传统,也具备一定的活力,而不至于变成一潭绝望的死水。这可能就是东欧现代文明能够在世界占有优势的原因吧。